中國中鐵六院水平定向鉆探技術:精準造斜,連續取芯!
9月16日,廣州市中心城區地下綜合管廊下穿廣州站段落水平定向鉆探正式開鉆實施,這是中鐵六院集團勘察院的水平定向鉆探技術在廣州勘察市場的再次亮相,也是首次下穿交通“大動脈”,憑借技術優勢,再獲突破!
中鐵六院集團勘察院承擔廣州市中心城區地下綜合管廊(沿軌道交通11號線)工程勘察項目,線路全長約45.8km,主要用于容納城市主干給水、電力和通信管線,與軌道交通11號線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征拆、同步實施,并采用與11號線隧道相同的外徑6m的盾構圓形斷面。其中,綜合管廊21#-22#區間下穿廣州火車站,該站是廣深鐵路、京廣鐵路、廣茂鐵路、廣佛肇城際軌道及廣州軌道交通2、5號線交會車站,是廣州市內最主要的鐵路客運站之一,也是我國主要的鐵路樞紐站之一。由于隧道下穿廣州站站臺和11處股道,無法實施常規垂直鉆探,但是缺失地質鉆孔資料情況下的施工風險巨大,甚至會影響鐵路營業線的運行安全。
2020年4月,勘察院華南分院項目團隊針對該工程的實際特點和實施條件,提出了以水平定向鉆探技術開展該段落勘察工作的方案,即通過精確的造斜設計、計算,由地面以斜孔方式連續造斜,到達目標層位后沿隧道軌面線水平鉆進、連續取芯,從而查明下方地層條件,提供滿足設計施工需要的地質資料。
該方案一經提出便獲得了項目總包單位的高度認可,經過多次會議研究討論,對方案進行修改優化,最終獲得施工單位、總包部的審核確認。
方案通過審核后,項目團隊緊鑼密鼓組織實施前的準備工作。由于施工場地特殊,位于廢棄的地下人防內,經過多方協調逐步解決了水電、排污、通風等問題。同時,廣州站附近的地下管線年代久遠,通過協調施工單位對管線進行了系統細致的排查,確保水平定向鉆探實施過程中的管線安全。目前,水平定向鉆探工作正按照計劃進度安全有序推進。
面對日益復雜的勘察環境,水平定向鉆探技術應運而生。對于工程下穿重要建構筑物,難以實施常規垂直鉆探,導致地質資料嚴重缺失,影響施工安全和工程進度的難題,水平定向鉆探技術堪稱一大“利器”,可以解決常規手段無法完成的任務,“指哪兒打哪兒”,準確查明目標地層巖性、構造及水文情況,為設計施工提供重要的地質依據,保障工程安全。
勘察院的水平定向鉆探技術已經在廣州軌道交通7號線二期勘察工作中成功應用,也是該項技術在城市軌道交通勘察領域的首次成功應用,實現了在地下28m深度范圍內精準造斜后水平鉆進,完成跨距200m的水平定向鉆探并連續取芯,終孔誤差僅0.17m。其中,在大沙東站-姬堂站區間穿越廣深鐵路、廣園快速路段落,準確查明了瘦狗嶺斷裂的分界面及地質情況;在加莊站-科豐路站區間穿越廣深高速路段落,成功查明了盾構隧道內的孤石發育情況。本次廣州市綜合管廊項目總包部對下穿廣州站實施水平定向鉆探方案的認可,正是基于該技術在7號線二期勘察工作中的應用成效。
以創新的技術、專業的水準和優質的服務,為業主解難題、排隱患,就是最好的宣傳推介。水平定向鉆探技術已經得到廣州軌道公司、多家施工單位及同行的極大關注,正逐漸成為勘察院拓展市場的一張“王牌”。
近期,勘察院又成功中標了廣州軌道交通7號線二期工程下穿建構筑物水平定向勘察技術研究項目,將以此為契機,加大研發力度,優化技術水平,不斷做精做優該項特色技術,更好地為實際工程問題服務,并深入貫徹“技術經營”理念,以水平定向勘察技術品牌拓市場、促增長!